宋代咏茶词研究
作者: 吴启桐  日期:2012-06-02 来源 :延边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宋代 情感 蕴含 咏茶词 茶文化 
描述:茶,以其“性洁不可污”的品性吸引着中国历代的文人,宋代词人也曾以“茶”为题材创作出大量的优秀词作,在这些词作中蕴含了创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本论文以宋代的咏茶词为研究对象,对宋代咏茶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分析,运用文献分析方法、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和文本研究方法对宋代咏茶词进行系统的研究。 全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在绪论部分,主要阐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现状及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二章,主要以历史研究方法对宋代咏茶词创作兴盛的原因进行分析。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饮茶之风在唐代开始盛行。到了宋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相对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农业的发展迅速,茶叶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茶叶制造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促使茶叶的品质不断的提高,宋代的茶业经济进入了空前繁盛的阶段。宋朝时期,街头巷尾茶坊茶肆鳞次栉比,人们对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茶器茶具的制造也在不断的改进。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各种饮茶习俗和礼仪也在社会中兴起,以茶待客、以茶为礼的习俗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得到了推广和普及。茶也成为文人的创作对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咏茶词的出现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此外,宋代的统治者对茶的大力推崇和宋代文人雅士对茶的极度偏爱,也是宋代的咏茶词创作兴盛的原因之一。 第三章,立足于文本,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宋代咏茶词内容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及其艺术表现进行分析。宋代词人在创作咏茶词时,通过对茶及茶事的描写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怀,因此,宋代的咏茶词是宋代文人情感内容的一种体现。本论文将其情感大致划分为五类:即品茶观艺之乐、去国怀乡之情、寂寞孤独之感、离别相思之愁、超凡脱俗之志。语言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其表现力是最为直观的,在宋代的咏茶词中,词人也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语言表现中,大量的夸饰、形象的比喻、巧妙的用典都使词人的情感更具有感染力;在篇章结构的安排上,词人可谓之费劲心思,不同的篇章结构带给读者的感受是不尽相同,词人巧妙的构思合理的安排使读者更易接受。词人借助今昔对比产生的强烈反差,带给品读者最直接的情感冲击,使读者能够真实的体验词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虚实结合的精心安排,带给读者梦幻般的感受,调动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扩大了词的意境,使词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在这似真似幻的词境中被无限的放大。叙与论的结合,使篇章结构清晰明朗极具逻辑性,品读之人在强有力的论述中陷入思考,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也以问题的形式印刻在品读者的脑海。 第四章,对宋代咏茶词的成就进行分析。宋代咏茶词作为宋代文学中极具文化魅力的一部分。其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扩大了宋词的题材和内容,同时也推动了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它是宋代文学与茶文化融合的产物,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和地位。
先秦时期酒文化探析
作者: 孙婷婷  日期:2012-06-01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先秦 酒器 酒礼 酒文化 
描述:先秦时期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初阶段,一般来说后世很多的文明成果都是在先秦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对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酒文化,是我国文化成果中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综合考古发现和史籍上对于酒及酒文化的记载,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就已经发明了酒,只是这时的酿酒技术还比较落后,酒文化也只是起步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农业发展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酿酒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加上人们对酿酒经验的总结,造酒技术在不断地改进。与酒产生发展同时,酒文化也在逐渐形成。自从人类发明酒之后,上到帝王君主下到平民百姓,酒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古代生活的婚丧嫁娶中,更是少不了酒。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大邦,社会生活处处都是以礼为规范,以冠礼为起始,以婚礼为根本,丧祭礼为重要,以朝觐、聘问礼为尊敬、以乡饮酒礼和射礼为和谐,古人因酒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形成特殊的酒礼。虽然先秦时期的酒礼经过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而逐渐变化,但是直到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酒文化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酒作为饮食生活的重要调剂品,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关于饮酒的利弊,人们褒贬不一,但是关于酒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要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对酒以及酒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本文试对先秦时期酒文化进行比较客观的论述,并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归纳整理,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先秦时期的酒文化做出比较客观的认识和分析。 先秦时期距现在年代久远,必须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先秦时期酒文化进行研究,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对先秦时期酒文化的研究能对现代人饮酒观念起到借鉴作用。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探析
作者: 彭洋平  日期:2012-05-01 来源 :郑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资源循环利用 利用方式 
描述:秸秆是成熟农作物收获种子后留下的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秸秆最常见的有粮食作物小麦秸、水稻穰、玉米秆、薯类穰和油料作物棉花秆、花生穰和豆秆等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现今农作物秸秆一部分用于回收,大部分都被燃烧掉,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本文从所学学科背景出发,立足史料对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作了专门的讨论,期望从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中得到启发,找出更多适合现今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达到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古代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可用来作为燃料、肥料、在军事作战中也常常用到;秸秆具有吸湿干燥保温作用,生物方面的作用常用来作为保鲜、保温、干燥防虫,其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可用来拌种子、作为洗涤剂;农作物秸秆还是很好的饲料;其柔软还常常用来编织;也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从清代开始大规模用来治河,作为治河的软料之一;农作物秸秆就地取材方便,且含有一定的纤维,也用来造纸;在古代社会中秸秆也是赋税的一种;另外农作物秸秆及其由其燃烧而产生的草木灰是很好的医药用材,特别是在古代利用历史悠久和利用范围极广。 总结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中的优点和弊端,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水平和社会状况,肯定古代农作物合理的利用方式,纠正其不利的方式,给现代秸秆的利用以启示,从而开发更多资源重复循环渠道,对环境保护做出一点点贡献。
蚕丝文化符号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
作者: 蔡璐  日期:2012-04-15 来源 :西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集体意识 蚕丝文化符号 农耕社会 
描述:蚕丝文化是基于养蚕缫丝纺织生产活动,以物质和非物质遗存为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价值观、情感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华夏文明孕育了蚕丝文化,养蚕、栽桑、缫丝、纺织成为中华农耕社会中重要的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蚕丝文化这个抽象概念被具体化,其中甲骨文、神话传说、先蚕礼、陶蚕蛹、玉蚕、蚕形刻划、蚕织图、十二章等历史遗存形成了独特且赋有丰富内涵的蚕丝文化符号,即本论文研究对象。中国是蚕丝文化的起源地,这种至今仍然保持着独特生命力、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的符号,传递的不仅是丝绸这种实物信息,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厚重的蚕丝文化和先进的纺织技术。蚕丝文化符号作为集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凝合剂,又是全球化进程中需要重构的重要系统。蚕丝文化符号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带给我们的是历史的信息,对蚕丝文化符号的研究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将蚕丝文化符号作为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语境中,主要研究蚕丝文化符号从三个方面表达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首先,确立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搜集。由于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重点,本文首先确立了研究对象,即蚕丝文化符号。随着研究对象的确立,搜集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蚕丝文化符号相关史料以及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相关理论资料,这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立本文研究重点及理论依据:文化意义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符号形式被表达出来,即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意义透过蚕丝文化符号得以表达。第三,理清关键词,建立研究框架。掌握相关概念,深化对关键词的理解。建立研究框架,从三大方面研究蚕丝文化符号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最后,充实论文内容,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形成最终的文章。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定性分析揭示蚕丝文化符号与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综合运用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等知识,研究蚕丝文化符号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试图在进一步拓宽古蚕丝文化符号传播研究视野的同时,厘清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与蚕丝文化符号之间的深层结构。 本论文研究重要理论基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杜尔克姆提出的集体意识的理论,二是结构主义学派对于文化与符号关系结构阐释的理论。本文重要立论依据是文化意义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符号形式被表达出来,即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意义透过蚕丝文化符号得以表达。杜尔克姆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出集体意识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信仰和情感的总和,通过集体意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固定制度,是一种社会心理形式。在中华农耕社会中,中华农耕社会形成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蚕丝文化符号的内涵是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之上,深植于农耕经济之中。耕与织、男与女二元经济主体需要借助于集体意识,实现社会层面的有机团结,并且蚕丝文化外化为各种具体的符号,有助于促进中华农耕社会中集体意识的传播,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结构主义符号学派认为社会是由文化关系构成的,而文化关系则表现为各种文化活动,即人类从事的物质生产与精神思维活动,这一切活动都贯穿着一个基本的因素——符号,不同的思想形式或心态是这些符号不同的排列和组合,而正是这些符号传递着社会文化系统内涵。文化意义的产生于再现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即透过蚕丝文化符号这种重要载体得以表达和传播。 本论文研究内容一是中华农耕社会自然环境造就了务实的集体意识,使务实精神成为中华农耕社会的一种群体价值趋向,而养蚕纺织活动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活动之一,蚕丝文化符号中的先蚕礼,突出表达了中华农耕社会经济稳定而重实际的集体意识;二是中华农耕社会结构表现为家国同构,在以家族为本位、尊君重民的集体意识下,各等级间达到和谐相处的均衡状态,蚕丝文化符号中的蚕神传说的演变印证了中华农耕社会家国同构的集体意识;三是陶蚕蛹、玉蚕、蚕形刻划以及蚕织图表达了中华农耕社会注重道德情感行为引导的集体意识,首先陶蚕蛹、玉蚕、蚕形刻划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内涵具有阐释功能,纵观蚕丝文化符号发展历程,对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情感信仰具有约束功能;其次,蚕织图突出体现了对于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行为的引导功能。 结论认为蚕丝文化符号表达中华农耕社会经济中稳定而重实际的集体意识;表达中华农耕社会结构中家国同构的集体意识;表达中华农耕社会秩序中注重道德情感及行为引导的集体意识。
裕固族经济史
作者: 任正实  日期:2012-04-01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裕固族 游牧经济 经济史 
描述: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回鹘汗国,由此又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研究裕固族经济史,丁零、高车、铁勒、回鹘经济研究是不可少的环节。从丁零到回纥汗国的建立,裕固族的祖先们经历了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家长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制社会的转变,但游牧经济一直是社会经济的主体部分。回鹘汗国内部实行封建性的赋税制度,劳务地租和实物地租并行。回鹘汗国以牧业经济为主体,商业十分发达,同唐朝贸易频繁。“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日益衰败,中西贸易只能在回鹘汗国的保护下进行。中西贸易中继站的地位也给回鹘汗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9世纪30年代末,回鹘汗国遭受连年的风雪和瘟疫灾害,加上回鹘汗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这些严重破坏了回鹘汗国的社会经济,最终导致其灭亡。 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灭亡后,有一部分回鹘人迁徙到河西地区,这些回鹘人散居在甘州、瓜洲、肃州等河西大部分地区,和原来迁入河西地区的回鹘人慢慢融合,逐步发展壮大并建立了政权,成为河西地区的重要势力。河西回鹘在从事畜牧业同时,受到农耕文化影响,农业技术和农业产品更加丰富。河西回鹘地处“丝绸之路”,这促进了河西地区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回鹘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进了河西回鹘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河西回鹘时期,商业和手工业成为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是裕固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裕固族祖先为中西方经济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11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夏李氏政权进入鼎盛时期,切断了回鹘与中原的联系,这样回鹘在汉文的记载中,销声匿迹了近百年之久。直到蒙、元时期,裕固族的祖先以“撒里畏吾儿”这个名称回到史籍记载中,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明朝民族政策的失败、统治阶级的内乱、察合台后王的侵袭、宗教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撒里畏吾儿东迁入关,迁徙至肃州附近以及甘州南山一带。撒里畏吾儿的东迁,是裕固民族形成的关键时朝。东迁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居住在肃州以东25公里处黄泥堡一带的撒里畏吾儿人,因与汉族杂居,受到汉族农耕经济的影响,逐渐以农业代替了畜牧业的主要地位,形成肃州尧乎尔的农耕经济。而被安置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狭长地带的撒里畏吾人,仍然主要从事着畜牧业生产。 新中国成立之前,裕固族人民遭受封建头目和国民党军阀的双重剥削,经济贫困,人口锐减。新中国建立后,裕固族地区通过草原统一管理、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和对牧主经济的改造等一系列变革,使贫苦牧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使农牧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宋朝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研究
作者: 王旎  日期:2011-11-08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 经营 思想 管理 
描述:农业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所有国务的重中之重。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用最少的土地供养了中世纪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实现了土地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宋人有效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通过对宋朝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阐述了宋朝推行积极农业政策的背景,对宋朝大力推广南方种麦、稻麦两熟制及多种粮食作物耕作进行了描述,同时也指出了宋朝积极开垦新田地及进行经济作物推广对稳固当权统治的作用。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宋朝水利兴修政策进行了研究,并阐明了兴修水利的方式。肯定了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历史地位。通过文献研究法分别对宋朝中央农业管理机构和地方农业管理机构进行了描述,同时也列举了宋朝总结的各类农书及出现的新农具。 在以综合归纳、理论分析为手段,统筹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及跨学科比照等研究方法后,阐述了宋朝农业作为中国农业文明分水岭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总结凝练出着力于土地持续发展、注重外因的促进作用和宏观调控系统运作等三个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为当今深入探索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健康和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清末直隶协赈考察
作者: 杨虹  日期:2011-03-20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甘肃旱灾 协赈 江南北水灾 
描述:荒政,是政府为救济灾荒而颁行的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的总和。封建时代的荒政体系发展到清代已经达到顶峰。20世纪初,清王朝统治愈行衰败,政府主导的荒政体系即主要是官赈已名存实亡。在此背景下,省际之间的协赈逐渐兴起。协赈,主要是省际协赈,意指在本省经济许可范围内,协助其他省区灾荒赈济的活动。直隶协赈因颇具时代与地方特色,从而成为本文考察对象。 探究20世纪初直隶协赈状况,首先要对其协赈背景有所了解。庚子国难中,直隶受创巨大,自顾尚且不暇更无力兼济他省。但此后直隶农工商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协赈他省奠定了经济基础。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思想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批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投入协赈行列,并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从而为协赈活动地开展打下了社会基础。其协赈江南北水灾和甘肃旱灾即为典型事例,本文对其进行了具体地考察。首先是对相关灾情及灾省官员和江南义绅的赈灾活动予以关注。然后从官方与社会力量两方面对直隶协赈活动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着重对报界、善会及女界等社会力量的筹赈活动予以考察,力求再现直隶官民共济他省灾荒的情景。最后通过将20世纪初直隶协赈活动与江南义赈以及本省19世纪末协赈活动进行比较,揭示出直隶协赈的时代与地方特色,即募捐主体多元化趋势、募捐机制近代化趋向以及协赈思想多层次性。
1933-1945年甘肃经济建设研究
作者: 裴庚辛  日期:2008-04-01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1933—1945 甘肃商业 甘肃工业 甘肃金融业 甘肃农业 
描述:近代甘肃经济落后,农业生产仍是传统的耕作方式,产量低下;工业则没有几家近代工厂,主要是手工业工场或家庭手工业作坊,新式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灾荒频发,烟毒横行,地方当局借禁种之名行罚款之实。甘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与落后的经济水平相对应,近代甘肃的金融机构主要有票号、钱庄(银号)、当铺等几种形式,票号、钱庄均以信用放款为主,不同的是票号存放款是辅业,主要为融通资金,其客户多为大商人;而钱庄则是对中小商人放款。其中票号在晚清时执甘肃金融牛耳,其总号多设于山西,甘肃多为汇兑庄。票号由初期的专营汇兑逐渐过渡为兼营存放款,钱庄则资金微薄。发展缓慢。民国成立后票号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钱庄逐渐发展壮大。民国前期时金融市场的主体是钱庄,其信用甚至超过了随政局动荡而开设关停的官银号、银钱局。当铺则主要开设于县城、集镇等地,采用质押放款形式,对象为票号、钱庄顾及不到的普通平民,其资金周转时间长,在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后逐步式微。与此相比,官办金融机构的设立主要是以维持地方官僚、军阀的统治搜集财源为目的,是地方政权的附属机构。同时,在经营活动中,这些官营银行从地方官僚、军阀的需要出发,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的混乱。而且官办金融机构常随着政局的动荡而倒闭歇业,信誉反而不如私营的钱庄。虽然在国家银行入驻之前甘肃金融市场的主体是传统金融机构,但是仍然出现了现代银行的萌芽。 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以经营信用放款为主的小资本钱庄适应了小工商业的需要,在社会融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随着机器大工业兴起,钱庄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由于资本市场的欠缺,新式银行作为相对大规模的间接融资手段,在工业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近代以来政府财政匮乏,需要银行的债务支持以及以银行为中介向社会筹资。新式银行与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以正相关的形式存在。就甘肃来说,官办银行常沦落为政府的钱柜,省政府经常向银行透支,连银行的正常营业也常受政府的影响,这为时人所诟病。从银行自身的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企业,银行与其它企业一样,在近代社会相同的历史背景下面临同样的困境。但是由于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其发展道路又与普通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近代银行是在外国银行的刺激下步入历史舞台的,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外国银行的冲击及钱庄的激烈竞争,生存空间十分狭小。在落后的甘肃,银行的发展受政局的影响更大。在近代中田社会频繁的政权更迭和剧烈的经济变动中,银行在艰难挣扎中前行,虽然发展缓慢但却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东北沦陷,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大部分处于战火中,西南、西北成为国民政府相对稳定的大后方根据地。由于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国民政府一面抗战,一面加大建设以支援抗战,实行了“抗战建国同时并进”的战时政策。基于多方面考虑,国民政府对其西部大后方进行了总的定位,“西南是抗战根据地,西北是建国根据地”,并加大了对西南、西北的开发与建设,出现了近代西南、西北开发的高潮。发展农业,确保战争物资的供应成为国民政府后方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政府的引导和银行业的支持下,通过改良旧有品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利用农业贷款在全省尤其是河西地区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改善了农牧业生产的条件,促进了战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甘肃粮食总产量连年稳步增长,为抗战提供了更多的军粮和马匹,支持了长期抗战的进行。战时甘肃农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贷款的发放,农业贷款给农民提供了种籽、农具、牲畜,帮助农民兴修了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提高了抗灾能力,使甘肃省粮食总产量连年增加,即使是在遭受比较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没有减产。对农民的贷款发放主要是依靠各种合作社进行的,合作社的种类有信用合作社、运销合作社、畜牧合作社和消费合作杜。农贷为甘肃农牧业的战时发展提供助力很大,但是毋庸讳言,农贷本身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如贷放范围不够普遍,放款手续比较复杂等。由于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土豪劣绅把持了部分合作社,把合作社的低息农业贷款以高息转贷给农民,使农业贷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随着战争的深入,西北地位日显重要,为此,国民政府加大了西北建设力度。抗战时期,特别是抗战前期,甘肃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稳步发展,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工矿、交通、邮电通讯、金融等现代产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但已不再处于零星的萌芽状态,而是在甘肃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已经超过了近代任何历史时期。比较突出的成就是近代工矿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先进的生产力,尤其是石油工业成为全国领先的行业。兰州已经初步建设成为新兴的西北近代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大后方的毛纺织中心之一。抗战时期甘肃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与政府的引导和银行业的支持分不开。银行业不仅提供了工矿业发展需要的资金,而且直接投资办厂,利用银行贷款诱导手工业进行技术改造。虽然在抗战后期银行业资金大部分投向商业领域,助长了投机之风,但是不可否认,银行业对于战时甘肃工业的发展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西北的开发使甘肃省的农牧业、手工业、工矿业得到了发展,抗战时期甘肃军队云集,流入难民增多,外来人口的增加使得日用品需求旺盛,而甘肃本身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地区,战前绝大部分日用品就依赖外省输入,战时工业虽有所发展仍然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拉动商业经济日益活跃并一度繁荣起来,商品流通的范围和商品交换的规模逐步扩大,国内外贸易均有长足发展。战时商业发展的特点为抗战时期传统商路的变迁,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间商贸往来的日益密切。西北地区各省间贸易力度的加大,对苏易货贸易的发展及银行业对商业发展的示范效应和负面影响。
雍正朝西路军需补给研究
作者: 张连银  日期:2007-08-01 来源 :厦门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西路 雍正朝 军需 
描述:论文以清代西路军需作为研究对象,以粮食和牲畜为重点,运用历史学的实证法,兼以数据统计,考察雍正朝西路军需补给及河西驻军的军需补给。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又包括六章。 绪论:界定研究对象“西路”、“军需”等概念,介绍了选题缘由及意义;回顾学术史;陈述运用的资料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探讨雍正朝陕甘行政区划的变迁,气候状况及甘肃八府二州县的社会经济状况,雍正朝陕甘的粮食储备。 第二章:将雍正朝河西和安西以西作为两大区域,以雍正朝为时段,考察雍正朝西路军事布防数量的变化。 第三章:以具体的军需案为研究对象,分析雍正七年以后西路军需粮食需求的种类及数量,分析不同种类补给粮食的数量及区域分布; 第四章:从明清驿递的功能变化入手,以具体军需运输为例,纠正以往对台站功能的错误认识,并对军需运输的工具、运输组织、分段运输及运输中的脚价问题进行探讨。 第五章:河西驻军与噶斯路的军需 第六章:西路军需马、驼的购买、喂养;军需马驼的替换与解送;牛羊只的采买;回撤兵丁牲畜的处理。 结语:对全文作出归纳和总结,认为清代雍正朝西路军需,尤其是粮草的补给区域逐渐西移,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雍正朝陕甘良好的气候条件为陕甘的粮食生产提供了便利,仓贮、市场、屯田构成了西路军需粮食的补给来源,屯田在军需补给所占的比重是逐渐增强的,由于军需粮石种类不同,具体的粮饷的补给区域不同;军需马驼的补给大多数由鄂尔多斯补给,部分由河南、山西、陕甘供给,而骡头的补给则全赖内地。
中国古代风能利用研究
作者: 柴国生  日期:2007-06-05 来源 :郑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冶金 农业 中国古代 风能 交通  
描述:我国古代先民对自然风的观察与认识,与人类进化相伴相随,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尧舜时代,已认识到搧动生风的原理,并开始将人造风应用于生产、生活;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认识到风是由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开始对自然风加以利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风的认识也逐步深化,逐渐对风的产生、风向、风力等级,以及季风、台风等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 风能——自然风能和人造风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冶金、交通运输、军事等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领域,有诸多重要、先进的工具发明。农业方面主要有木杴、竹扬杴、飏篮、簸箕、风扇车、风车等,用于谷物清选、提水灌溉及排水;风帆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的航运及陆地运输;冶金鼓风机械有:皮橐、木扇式风箱、活塞式风箱、马排、水排等。此外,风扇是人们日常搧风取凉的主要工具,并有机械化的七轮大扇发明;风筝则被应用于战争,后来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并发展成我国一些地区的习俗。工具的发生发展,彼此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结构由简单到完善,技术由原始到成熟,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足踏式风扇车是古代人们发明的用于谷物清选的重要的工具之一,《王祯农书》对其有详细的记载,并附有结构图。但由于其视点选择的不当及绘图方法的不合理,致使后人对其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通过对文字考释以及不同版本的足踏式风扇车图的对比分析,指出其错误,并进行了复原。 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原驱力,我国古代对自然风的利用是人们对新动力源拓展的需要,对人造风的利用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风能利用技术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从间歇做功到连续做功的发展历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反映了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脉络及规律,自成体系。古代风能的广泛利用,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古代先民关于风能利用的探索和发明,取得了极为丰富的科技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当今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 2
Rss订阅